《史记》:“贪如狼,狠如羊”,羊为何被形容狠?在暗指哪种人?清宫四大疑案之顺治出家,真相到底如何?3大证据,推翻出家之说
在人们的印象中,羊的性格比较憨厚温顺,受人喜爱。
但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的《项羽本纪》里却说:“狠如羊,贪如狼,强不可使者,皆斩之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“违逆如羊,性贪如狼,倔强固执因而不能指挥调派的人,一律将他们斩首”。
为什么羊在这里被称为是违逆的动物呢?羊能有多狠?是在暗指哪种人呢?

我们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,要从原本开始。
这个“很如羊”中的“很”字未必就是“狠”的通假字。
“很”字是什么意思呢?在今天是表示“程度非常高”的意思,比如很好,很高兴。
但是《说文解字》中这么解释:
很:不听从也。一曰:行难也。一曰:盭也。
“很”有它自己单独的意思,就是“不听从”。然后还分两种,一种是“行难也”,这是什么意思?不听从,不好好走道,引申到事情难执行下去,所以“行难也”。
比如,在放羊时,如果你温和地带着羊走,羊会很温顺地跟着你走,但如果你死命拽着它走的话,它会和你较劲,原地不动。你把它拽出去多远,它就会把你拽回来多远。就算你用棍子或鞭子抽它,它也不会退让,就只待在原地。
羊这个特点便很像领导眼中下属的自作主张、自以为是、难以驾驭。
那为什么,后人逐渐把“很如羊的很,改成了狠呢?
其实,羊这种动物非常冷漠,它们眼看着同类被狼咬死,也只是站着发抖,毫无作为。
甚至很多时候,一些羊看到同类被咬死,竟然还很是高兴,一是庆幸自己没被咬死;二是觉得同类被咬死的活该。
狼怎么不咬别的羊,只咬你这只羊啊,肯定是你这只羊有问题。
所以说,羊的性格,在某种角度上来说,是非常冷漠的。
总而言之,"狠如羊"就是在暗指,某种人在达到目的时,不择手段、残忍无情。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,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,甚至愿意伤害他人。这种残忍和无情往往暴露出一个人内心的冷酷和自私。
这句俗语暗示了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。人性中存在着贪婪和自私的一面,当这些弱点得到放大和满足时,人们的道德底线和同情心往往被忽视。这种贪婪和残忍的行为是人性中的一种阴暗面,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