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之前发过下面这条微博,本意是吐槽自己的“逗比”队友,结果大家关注点都跑偏了,都在问,翻译的书什么时候出啊,大J要注意身体啊。

今天终于来了!(第一本终于来了)
我翻译的这本DK心理学著作——《孩子,你在想什么:场景化育儿心理学》。

我自己也写育儿书,从2017年开始,我已经有了六本育儿书,而且都挺受大家欢迎的。
很多朋友肯定会好奇,我为什么还要翻译别人的育儿书呢?
因为这本书很“不一样”,哪里不一样呢?
这是第一本同时呈现父母和孩子想法的育儿书,书里有一百多个真实的亲子互动场景和冲突时刻。
书里每一个育儿难题,都是用场景化表现,都是真实还原了我们在养育2-7岁孩子中会遇到的真实麻烦事。
而且每个场景下都会有相关话题的延伸阅读,帮助我们建立“工具库”。

很多育儿书都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视为单向的,告诉我们成人如何引导孩子,让孩子学会应该怎么做。
而学习育儿越久越能发现,育儿是一个“你来我往的过程”,育儿育己真的不是一句空话,父母的内省对于学到的育儿方法是否有效起了很关键的作用。
这本书引入场景后,就会有“父母的想法“和”孩子的想法“,这样的换位思考,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孩子、看到孩子。
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它提供的“如何应对”,有“眼下”也有“长期”的方法,真正地把育儿的“道”和“术”完美结合。

这本书是DK出版,但凡看过DK的科普读物,对于他家的权威和严谨应该是印象深刻的。在翻译的过程中,我好几次都会想象到,你们读的时候的会心一笑,觉得之前好像了解过一点点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又“遇到”了。是的,那些经典的心理学、教育学、脑神经科学理论几乎都被囊括其中,形成这本指南型育儿书强大的底层逻辑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部学院派的理论专著,恰恰相反,这本书非常具有实操性,很易读。因为这本书把所有的理论都掰开揉碎,融入一个个具体而典型的育儿场景中,所以读起来丝毫不会枯燥,可以说是“深者不觉其浅,浅者不觉其深”。在我看来,真正好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,让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启发,并能结合自身情况运用起来。书里把2-3岁、4-5岁、6-7岁的育儿难题分门别类,每个年龄段开头都会有发展里程碑,让我们先有一个“大局观”。
而且每个章节里还会很贴心地提供“父母生存指南“,我当时翻译到这些的时候就笑了,感觉作者真的太了解父母了,“生存”,这个词太贴切了。生存指南会提供什么呢?都是这个年龄段,大部分父母会很关心的话题。比如2-3岁是关于外出吃饭、睡觉难题、害羞等;4-5岁是关于搬家、乘车出行、照顾生病孩子;6-7岁是关于钱的问题、数字世界等。比如关于外出吃饭,它提供了十项关键原则,另外还给出了各年龄段的针对性建议。
我自己的编辑知道,这样的书形式本来也是我一直在策划想要完成的。现在既然已经有像DK这样的前辈做了这件事,那我就欣然答应进行了翻译,并且推荐给大家。
关键不是谁的内容,关键是让好的内容真正帮助到更多需要的朋友们。很多父母都说看过很多育儿书,却依然养不好自己的孩子。几乎所有的书都告诉我们,“温和而坚定”“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”“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”,等等,相信读过几本育儿书的父母都能说出这些道理。这本书就非常落地,引入场景、你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、分析原因、如何应对,非常有条理又逻辑清晰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地图。读完一页,解决一个育儿难题。可以系统地读,也能遇到问题后作为工具书查阅。
这本书主推的是“场景化育儿”的理念,书中列举了100多个育儿场景和亲子冲突时刻。包括孩子不愿意分享/爱发脾气/分离焦虑/依赖电子产品/不肯睡觉/不爱写作业/不喜欢练琴/生命教育/财商教育/性教育,等等,几乎囊括了所有让家长困扰的问题。针对每一个育儿场景,书中都给出了当下的处理办法,同时也给出了长远的解决方案。让父母学会把理论真正地应用起来,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,做到知行合一。放三张目录实拍图,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书里囊括的内容。


100多个育儿场景当然远不能把所有的育儿场景包含其中,但通过这么多最常见的场景的训练,父母起码可以得到两个收获:第一,了解每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,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,帮你快速、准确地解码孩子的行为;第二,熟悉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论,学会举一反三,从而将理论应用到其他千千万万个场景单中,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。这一条听起来有些鸡汤,却是本书最重要的基石。我翻译的过程,也是自己梳理了一遍自己的育儿价值观。书中有一章内容叫“你对孩子抱有怎样的期望”,专门分析了童年经历和价值观对每个人育儿风格的影响。其中专门提到一个叫“育儿使命宣言”的概念,意思是每个父母都应该把育儿这件事和自己的个人价值观相结合,弄清楚自己最终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。我特别赞同这一点,因为有很多让父母焦虑的事情,等十年、二十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,你会觉得特别不值一提。比如,有的父母特别焦虑孩子尿床的问题,因为这件事情整天跟孩子较劲,但真的有这个必要吗?六七岁之前的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的事情,因为他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,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中枢,尿床了你就帮他换洗,告诉他没关系,再过一段时间他自然就不尿了。但如果你对这件事特别焦虑,就很容易把这种压力传递给孩子,结果情况愈演愈烈。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,能够通过时间解决的的问题,都不是问题。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,每当我们感到焦虑和困惑的时候,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书中列出的六个问题:这几个问题会让你放下暂时的焦虑,找回育儿的初心,学会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当下。在出版业有句话说,当翻译者把翻译的内容交付了,那么这些内容就不属于他的了。书的内容我替大家把关了,翻译的质量我和责任编辑也是再三审稿,那么书的质量,我也要为大家负责。
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中国妇女出版社,我和他们是老朋友了,我的前四本书都是他们家出的。我当时就再三强调,工具书是会常伴父母左右,常翻常新的,必须非常用心,有个特别舒服的阅读体验。负责的编辑当时就开玩笑和我说,大J,我们就是知道你高要求,才找你来“虐”我们。因为DK对于品质的要求也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啊。
的确,买过DK书籍的对DK的品质会有所了解,这本书在引进国内时是完全照着原版书的用纸和印刷工艺来的,采用软精装设计,绿色印刷。内文用纸140g胶版纸,普通的书通常采用的是80g胶版纸,这样一对比大家就知道差别了。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内文版式、文字图片,都是非常用心和花功夫的。最后要重磅介绍的是这本书的赠品——专业录制的全书音频书。非常得意地说,这个赠品是我向出版社提议,专门为大家申请的。我的公号每天推文都会有录音,很多朋友反馈说,特别好,开车路上、做家务时随时可以听。而这本新书就是一篇文章一个育儿场景,那么也是非常适合“听着学育儿“的。出版社花了重金请央广交通传媒的专业播音录制的,品质非常高。大家可以先试听感受一下音频效果。音频书是以二维码的形式印在书签上的,书签随机夹在书里,收到书的朋友记得仔细确认哦。本书直接针对的对象是2~7岁孩子的父母,延展的阅读对象是0-10岁的父母。因为2~7岁是孩子探索更广阔的世界、掌握语言、结交朋友和形成独立性格的关键时期。但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阅读这本书,将会塑造你未来十几年的育儿观。对于超过7岁但没到10岁的孩子,如果你仍然被很多常见的问题(前面介绍过一部分)困扰,建议你也好好读读这本书。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超过10岁,你仍然有相似的困扰,也不建议买这本书了,而应该去读跟这个年龄段更匹配的书。最后说一下价格,这本书的定价是138元,本来我已经争取了新书首发的最低价格5折69元。经常买书的朋友都知道,新书通常都不会有这么低的折扣,但在此基础上,我又为大家争取了5元优惠卷,这样最终到手价格是64元。接下来马上就是当当的双十二大促了,这个价格是不会高于双十二了。当然,极少数撞大运抢到双十二满减优惠券的(双十二是5折封顶活动,没有优惠券,只有极个别的整点优惠券,量非常少),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。如果你想搏一下概率的,也可以等等再买。但如果抢不到优惠券,到时入手的价格就会比现在高。
页面价格69元,再用优惠码减5元,包邮到手价64元。和大家打个招呼,这本是今天刚入库的新书,部分还在途中,如果现货售罄了可能会开预售,不过预售也会在明天后天发货了,大家也不会久等哦~